宝宝免费起名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梓音》
历经五年的萌发生长、盛花绽放,到今日的秋之收获。旧州镇2017年前在东门村校场坝种下的300亩白及,经过五年的辛苦耕耘,2022年迎来丰收。白及基地里,60余名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劳作,挖出、清土、装袋、转运等流程,每一步都开展得有条不紊,丰收现场一片
历经五年的萌发生长、盛花绽放,到今日的秋之收获。旧州镇2017年前在东门村校场坝种下的300亩白及,经过五年的辛苦耕耘,2022年迎来丰收。白及基地里,60余名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劳作,挖出、清土、装袋、转运等流程,每一步都开展得有条不紊,丰收现场一片繁忙。
2017年,旧州镇因地制宜,围绕坝区特色农业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贵州黄平珍稀药材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在东门村发展白及产业,有效解决了东门村宽阔的大坝自然条件好,但缺少产业支撑,群众持续增收能力不足的问题。
东门村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集体经济”模式,当地146户农户以900元/亩的价格将土地流转,白及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更为重要的是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公司每年按时将租金支付到农户手中,把公司10%的收益划入村集体经济,极大地解决了群众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我家流转了4亩土地,平均每年有3600元的租金收入,现在我在基地里做管理工,一个月有3000左右元的工资收入,比我原来种植玉米、水稻划算多了。”东门村村民周兴明高兴地说。
白及产业的发展既是东门村乡村振兴发展和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又是旧州镇群众轻松就业的惠民产业,来这里做工的群众不仅是东门村的,还有附近的石牛村的大部分群众也在基地务工,交通便利既满足务工条件,还实现了顾家务农两不误。“我从一开始就在基地里做工了,开始是除草、打药、挖沟,现在又是挖白及,一年到头都有活做,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石牛村的陈碧权如是说。
白及基地现场负责人李总介绍到:“我们从9月下旬开始采挖,浪洞镇和旧州这里,总共加起来每天至少有200名当地百姓到基地打工,从2017到目前为止已经支付2000多万元的土地租金和群众务工工资,采挖白及正是我们大量需要务工群众的时候,你们要多帮我们宣传一下,发动更多群众来务工。”
好山好水长好药,旧州镇东门村校场坝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白及种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每亩平均采收鲜品2000公斤,按照今年的市场价每公斤15元计算,每亩收入3万元左右,300亩产值900万元,是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良药”,白及种植实现了经济、社会双效益。
作者 | 罗迈 张平
编辑 | 潘虹
网络编辑 | 杨玲惠
编审 | 赵军 杨正洪
核发 | 杨德
投稿邮箱 | hpxxwzx@126.com
????
得分:76
关注我们
宝宝免费起名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梓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704730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