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梳理_厚积薄发——2022版新课标学习心得!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2000字怎么写?

抖店动销抖店体验分提升抖店任何业务可添加微信:ad07668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正式发布。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设计了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这六个学习任务群,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了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和资源等要素,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正式发布。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设计了六个语文学习任务群。这六个学习任务群,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了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和资源等要素,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平心而论,对于2011版课程标准,我尚且没有完全吃透,新版的课标又新增了许多新理念,因此,对于一线教学的我们而言,学习、理解、感悟、内化新课标的迫切性又增加了几分。

浅读过2022新课标后,“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恐怕是最让人耳目一新的了。“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内容各有所侧重。

温儒敏教授曾这样解读:学习任务群首先是作为一种清晰化、集中的表达方式来明确学习内容;其次是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设定一个情境或典型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学习任务群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内容,对老师来说则是教学内容。

作为三大学习任务群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一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这一任务群的学习内容是后续两个任务群学习内容的铺垫,只有通过扎实的语言文字的梳理、积累以及运用,才能进行自主阅读和表达,才能更好地进行整本书阅读甚至是跨学科的学习,不仅如此,这一任务群的设置也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四个方面中“语言运用”这一内涵地位的举足轻重。课标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习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1.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认识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2.先认先写基本字,学习部首检字法,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3.认读拼音字母、拼读音节、认识声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音序检字法;在日常交际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

4.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

课标根据内容整合,明确规定了第一学段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学习任务群,那作为老师,又该如何解读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呢?以一年级下册课文《小猴子下山》为例,我有以下几点浅显的思考。

一、瞄准目标点,明确重难点

课程目标和学习任务群的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可以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准确定位本课的课程目标。比如新课标中课程目标在第一学段提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就具体阐明了这1600个常用字的来源,即“认识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

第一学段的课程目标要求“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即为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小猴子下山》一课中,“掰 扛 扔 摘 捧 抱”这几个字作为需要重点掌握的动词,不仅串联了课文内容,还有明显的构字规律。由此我们可以明确本课的其中一个学习目标,即“通过朗读课文,结合生活经验,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 扛 扔’等与手部有关的词语,并能选几个词说一句话。”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再拓展其他与手部有关的动词,达到积累和梳理的目标。

二、夯实语用点,梳理与积累

语言文字积累是梳理的前提。第一学段的积累与梳理,需要在汉字和语言文化两个方面加强积累。一是加强汉字积累。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字认识得多,就能顺畅阅读、自如表达。二加强语言文化积累。如: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

相比较而言,汉字积累是一切积累的基础,而语言文化的积累,既是对汉字积累的巩固,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地语言文字积累的内涵。这就一年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看,除了一些极易混淆的生字,本学年学习的生字,大多是常见的形声字、象形字为主。即便是很相像的形近字,我们的课程编排也会考虑构字规律,让学生能够总结方法、主动识字。比如字族识字中的“青”“包”家族的字,学生就掌握得较为熟练,对其构字规律也较易理解。重点句型的掌握,学生也能遵循字——词——句的逐层递进。

《小猴子下山》一文中,我们可以利用字源识字、偏旁归类识字、做动作识字等方法,让学生在练习已有识字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不同类型的识字方法。另外,本课有很多典型的有特点的词语、句式,我们可以针对性地教学和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 )又( )”特殊结构的词语,“小猴子来到哪里看见什么”的句式训练,以及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动词的教学,学生通过“圈一圈——读读演演——选用动词仿说——给动词分分类”等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理解词语,仿说语段这些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循序渐进,学生定能学有所得。

三、抓住兴趣点,拓展与提升

新版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识字、写字、语言积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力量,没有兴趣作为学习动力,识字、写字、诵读,积累,都将成为枯燥乏味的苦差事。虽然积累与梳理语言文字相对比较简单,但也不容忽视,它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识字与写字、日常会话、语言及文化积累等方面的培养。

在《小猴子下山》一课中,我们应该抓住童话故事的特点,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把学生带入有趣的童话故事情境中,使学生兴味盎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字词教学是重点,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短语,感受构词特点,并在随后的课文教学中,运用此类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真正学会、学透。而在动词理解环节,我们可以通过“找一找”“说一说”“做一做”“读一读”等方式,将字词教学巧妙地融入在课文感悟中,既突出重点,又能保持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在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讲故事的环节,先由学生圈画关键信息,然后通过独立练习,合作练习等方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讲述,让学生能够有学习的支点,又有方法上的总结和提升。在课文拓展环节,我们还可以迁移运用续编故事,以“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不仅增强趣味,还能巧妙整合了语言训练,切实达到积累的目标。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尤其第一学段的汉字、拼音、经典诵读积累,虽然处于整个学习任务群的第一层,但却是最为坚实的基石。掌握汉字,不仅仅是能读会写,更要感受其文化意蕴,从一年级开始便知晓汉字的本源,了解古人造字的智慧;积累经典,不仅仅是好词佳句的储藏,更是语言的积累,表达的流畅,也是文化的宣扬。新课程标准内容虽少,却字字珠玑,句句精妙。我们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保有初心,深耕于文本,立足于学生,以空杯心态徜徉书海,腹有诗书,定能厚积薄发!

抖店动销抖店体验分提升抖店任何业务可添加微信:ad07668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704730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