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免费起名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梓音》
#头条创作挑战赛#一个侏儒养育了7个孤儿,他的善良感动了从天而降的“仙女”。这本应是他最大的幸福,然而“仙女”带给他的却是——1964年4月18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城普通工人王安平家新添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儿子,取名王爱朋。王安平的妻子生了7个女儿后才有了这么一个儿子,全家人对他宠爱有加。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王爱朋14岁时身高1.43米,16岁初中毕业时身高还是1.43米。这两年中,他
一个侏儒养育了7个孤儿,他的善良感动了从天而降的“仙女”。这本应是他最大的幸福,然而“仙女”带给他的却是——
1964年4月18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城普通工人王安平家新添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儿子,取名王爱朋。王安平的妻子生了7个女儿后才有了这么一个儿子,全家人对他宠爱有加。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王爱朋14岁时身高1.43米,16岁初中毕业时身高还是1.43米。这两年中,他的个子虽然没有长高,脑袋却长得特大。父母着急了,带他去寻医,结果几家医院都没诊断出他患了什么病。一转眼又是几年,尽管他越来越成熟了,但身高却没变,这给他增添了生活的烦恼,他多次想自杀,但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又放弃了。

1986年和1988年,他的父亲和母亲都相继去世了。从此,他就靠残弱的身躯来支撑自己过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
1990年8月的一天,王爱朋由于感冒很晚才起床。他走出屋,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邻居家的狗伸着长长的舌头,眼睛睁得大大的,四条腿伸得特直。他再仔细一看,发现这狗已经死了。邻居家的门紧关着。王爱朋凭直觉判断:邻居家出事了!他几步窜过去,猛敲邻居的门,无任何反应。不得已,他破门而入。一进屋他惊呆了:邻居夫妻俩和一个老妈子硬邦邦地死在床上。
后经医生鉴定,是误食了有毒的蘑菇。值得庆幸的是,他家的两个孩子在姥姥家,幸免于难。面对两个抱着父母尸体大哭的孩子,王爱朋动了恻隐之心,当即决定收养他俩。居委会领导犹豫不决:靠他残弱的身体怎么能养活两个孩子。王爱朋看出了居委会领导的心事,他说没关系,你们不用担心,我能想办法把他们拉扯大,不然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怎么办?最后居委会领导说:“你先养着吧,有困难我们以后帮助你。”
就这样,王爱朋成了两个孩子的“爸爸”。他给男孩取名叫王磊,女孩叫王婷。
王爱朋收养这两个孩子后就开始焦虑起来:靠单位200多元工资,既养活两个孩子又要送他俩上学怎么够?他思忖再三,决定卖油条和烧饼。这以后,每天早上5点钟,王爱朋就起床炸油条,烙烧饼,然后用小车推到街上卖,每天能挣20来块钱。

两个月后的一天早上,王爱朋推着油条上街,在小巷里看到一个用小棉被裹着的婴儿在啼哭。他感到很纳闷:孩子的父母到哪去了?他左顾右盼,周围寂静无人。早上的寒风和小孩的哭声掺杂在一起吹在他身上,他感到很冷。王爱朋过去,抱起小孩,轻轻地拍着他,小孩不再哭了。王爱朋突然发现,小孩的衣襟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好心的叔叔、阿姨,这小孩才6个月大,他的爸妈在单位房屋倒塌中死亡了,我养了两个月。因我年龄太小,身体有病,无法再养他,请叔叔、阿姨行个好,将他养大好吗?
王爱朋心中猛然一动。多可怜的小生命!他想把这孩子抱回家,可这么小怎么养?还有孩子养多了自己能吃得消吗?思虑再三,他决定还是把孩子放回路旁,让别人捡回去养。不知这孩子是哪里来的灵性,一放在地上,她就“哇哇”直哭。王爱朋愣了一会儿,还是推着小车走了。走了10来米远,孩子越哭越厉害,王爱朋的心在颤抖,一串泪水夺眶而出,不由得放慢了脚步。最后他毅然把车推回去,将小孩子抱上车推回了家。王爱朋给她取名王聪。

王爱朋收养孩子后,心灵得到了净化。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尽管身体有病,但心理绝不能有病。有了这3个孩子,他对自己的生活不再绝望,觉得特别充实。当孩子叫他“爸爸”时,他感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所以他特别爱孩子,用自己的全部爱心去抚养他们。
在以后的两年里,他又连续捡回4个孤儿。随着孩子的增多,王爱朋身上的担子更重了,靠早晨卖油条和烧饼已经远远不够抚养这7个孩子的生活费用了。夏天他又卖起雪糕。每天他把时间安排得特别紧,卖油条和烙饼在上午9点结束,上午10点到下午6点这段时间里,他就推着重重的雪糕箱,不顾天气的炎热,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午他顾不上回家吃饭,饿了就边走边吃烧饼。他的衣服天天都被汗水浸得透透的。冬天里,他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采回山楂,做成冰糖葫芦到街上去卖。他在卖雪糕和冰糖葫芦的同时,还带上一个口袋捡破烂和废纸,不辞劳苦地挣钱养着这7个孩子。
1993年6月13日下午,王爱朋在一个厂的垃圾堆里发现了许多空酒瓶。他趴下身,不顾各种臭味熏鼻,用小树枝刨开垃圾,将一个个瓶子捡入麻袋里。不大一会儿,袋子就装满了。他蹲下身,把麻袋放在背上,使劲想站起来,哪知麻袋太沉,把他压倒了。这情景被从该厂出来的一位年轻人看到了,他忙奔过来,把他扶起来,说:“这袋子太重了,你能扛动?”在这位年轻人的帮助下,王爱朋终于把麻袋背起来了。他的身体被压得缩成了一团,摇摇晃晃地往前挪着。年轻人看着这侏儒吃力的样子,感动得流下热泪。他一边赞叹“这是生命的最强音”,一边用相机连续拍了几张照片。这个年轻人就是县报的李记者。

李记者被这位善良人的行动感动了,第四天,县报二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报道王爱朋事迹的长篇通讯。一时间,王爱朋的事迹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有许多“好心人”给王爱朋捐款捐物。
6月底的一天,王爱朋收到一封字迹清秀的信,里面还夹了100元钱。信的内容如下:
王爱朋大哥:你好!我在报上看到你的事迹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你是一个大好人,你的心比观音菩萨的心还要善良。尽管你身体有病,长得不高大,但你的心很健康,你的形象是高大的,比大山还大。你的爱心令天地感动。7个孩子,靠你一个人用羸弱的身躯去撑起他们的生活,这是多么艰难的事呀!孩子们是十分幸福的。有你这样一位“爸爸”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他们由于某种原因成了孤儿,这是他们的不幸,但遇到你又是天大的万幸。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富有爱心,那么人世间就会变得更美好。
我也是一个孤女,童年是在孤独痛苦中度过的。所以你的伟大行动在我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感情共鸣,我很敬重你。过段时间,我将来看你和孩子们。李莉。
果然就在这个星期六上午9点多钟,李莉来了。当时王爱朋正准备上街去卖雪糕,忽然有人敲门,他打开门,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站在门外,只见她粉面含羞,清纯动人。她微微一笑,说:“王大哥,我就是李莉。”李莉走进屋,见到7个天真活泼的孩子甜甜地叫她“阿姨”,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忙拿出自己给孩子们捎的零食分给他们。

通过和李莉的谈话,王爱朋了解到,她的父母亲原是乡供销社的售货员。李莉10岁那年,父亲患癌症病亡,不久母亲又被车撞死。从此,她在供销社食堂吃饭,与食堂李阿姨住在一起。现在她已在供销社上班两年了。
通过和王爱朋接触,李莉对王爱朋的美好心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每当她看到王爱朋吃力地推着大于他身体两三倍的雪糕箱时,每当她看到他扛着一大包一大包的垃圾时,她都感动得泪流满面。
一天,她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事:“王大哥,我愿意和你一起养育这些孩子。”
王爱朋一听,大吃一惊:“谢谢你的好意,在居委会和‘好心人’的帮助之下,我能养活孩子们。这苦不能让你吃,不能浪费你的美好青春。”
王爱朋越是这样说,李莉越是感动,她流着泪说:“我要嫁给你。你把爱心献给了孩子们,你也需要别人的爱,我得把自己的心献给你。”
王爱朋心中顿时产生一种无形的恐惧,忙说:“我得到了孩子们的回报,他们都很爱我。”
“不,孩子们对你的爱与我给你的爱不是一码事。”
不管李莉怎么说,王爱朋都不答应,他想,李莉只是一时冲动而已。李莉想,可能王爱朋有自卑心理。

不久,县报李记者知道了此事,他对李莉的爱心行动进行了大量报道,社会各界反映热烈。使王爱朋很受感动的是:李莉第4次到王爱朋家来,她把孩子们的衣服都换下来洗了,然后把很久没有收拾的屋子收拾得格外干净。王爱朋回到家,感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不知什么原因,孩子们也都跪下来,要“爸爸”娶李阿姨做“妈妈”。
1994年元旦,王爱朋和李莉结婚了。
三李莉不顾世俗的偏见嫁给了王爱朋,受到了当地人们的赞扬。不久,她就从三卡乡调入了县城的东风木材加工厂。该厂生产方便筷和木珠用品,效益相当不错。李莉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照顾孩子们。孩子们格外爱这位“妈妈”。王爱朋觉得自己过上了真正幸福的家庭生活。
东风木材加工厂的厂长叫王鹏,是一位25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李莉到厂的第5个月,厂里需要找一位女同志担任公关部主任。李莉靠一副很好的口才和气质从500多名女职工中脱颖而出,被厂长选中。以后她与厂长的接触就频繁了。厂长发现李莉很有管理和公关才能,厂里有些事他也不时来找李莉商议,渐渐地,没事他就到李莉办公室去玩,谈论的事情也超过了工作范围。

1994年9月的一天,厂长突然邀请李莉下馆子。李莉问他为什么请她,厂长说为了纪念自己任厂长4周年。在酒桌上,他俩先谈厂里工作……说着说着,厂长便愣愣看着李莉。李莉问他怎么了,他直直地看着她,说:“我很爱你,李莉,你不但长得漂亮,还有令我佩服的才气。”
李莉一听,手里的筷子掉在了地上。她慌慌张张地说:“厂长你喝多了说胡话,别喝了。”
厂长说:“不,这不是酒话,现在我每天每时都想见到你,不然心里就特别难受。”
李莉心慌意乱,她想离开饭店,但为了厂长的面子,她最终没有这样做,只一个劲儿地发呆。厂长再说什么话她全然没有听清。突然厂长伸手拉住李莉的手。李莉这下站了起来,说:“厂长,请你别这样,我是有家的人。对不起,我要走了。”说完就走出了饭店。
她很慌张。脑袋一片混乱,后悔来吃这顿饭。她只顾匆匆地往家奔,突然一个身影闪现在她面前,她吓得几乎惊呼起来,仔细一看却发现是厂长赶上来了。她正要扭头走,厂长说:“李莉,你别生气,这都是我的不是。我——我送你回家吧。你一个女同志走这么远,我挺不放心。”
李莉回到家,已是晚上10点多了,孩子们都还没有睡,在清理王爱朋捡回来的垃圾。王爱朋正在使劲地和面。见到他们,李莉心里慌张得厉害,她突然觉得对孩子们有了一种陌生感。看到王爱朋矮矮的身躯累得满头大汗,她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烦躁。王爱朋没有问她为什么很晚才回家。正因为这样,李莉感到很有些恼火。
这晚李莉失眠了,想到晚上发生的事,她既害怕,又紧张。想到厂长,她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似乎他正从遥远的地方向自己走来。

第二天上午,李莉在上班的路上心里忐忑不安,她怕见到厂长,结果成了一场虚惊,厂长这天根本就没到厂里来,以后连续两天她也没见着他。第4天,厂里要开会,各部门头头都去。李莉见到厂长,他像往常一样坐在台上,讲话的姿态从容自然,吐词如行云流水,那时不时掺杂的手势动作,像音乐家在指挥乐队。李莉心里起了波澜。以后几个月时间里,厂长和她像以前一样,除了工作来往,他俩还时不时在一起聊天。
1995年5月4日,厂长和李莉到山东青岛去推销产品,那晚他俩去海边散步,清凉的海风使他俩感到格外惬意,一切是那么和谐。他俩很舒畅地交谈着,从白天的订货情况谈到厂里的工作,从现在的生活谈到了过去的生活,最后他俩坐在海边的礁石上,谈到了他俩接触一年的感受。
厂长动情地说:“李莉,有你在我身边,我觉得什么都满足了,真是,现在我爱你到发狂的地步,你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一股热血涌上李莉的心头,她觉得有些眩晕,立即用两手捂着脸和眼睛,勾下头沉默不语。厂长见她不吱声,忙说:“你怎么了,我——”
李莉抬起头流着泪说:“可我不能把爱给你,我不能做对不起王爱朋的事,我既然选择了他,就得一辈子跟着他。他和孩子们都需要我,他是孩子们的生命支柱,我是他的生命支柱。尽管你爱我,可我不爱你。”
厂长一把拉过李莉的手,泪流满面地说道:“不,不,你在撒谎。、难道你就甘心看到我受折磨吗?你也甘心压抑自己吗?没有你,我等于什么也没有了。”
李莉沉默不语了。那晚,在厂长许诺不破坏她家庭的情况下,李莉答应了厂长的要求。

回家以后,李莉觉得自己很对不起王爱朋和孩子们,想割断与厂长的关系,但却无力做到。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半年多。有一天,厂长对李莉说:“难道我们就只能永远这样生活下去吗?会有什么结局呢?”
李莉说:“咱们还是分手吧。”
“分手?这是你的实话吗?除非我死了,不然不可能分手。我们结婚吧!”
“这不行,绝对不行,”李莉回答道。
厂长几乎发疯地喊道:“这辈子除了你,我谁也不娶!”
听厂长这样说,李莉心里很恐惧,她决定分手。以后,厂长又多次提出过强烈要求,都被李莉拒绝了。

正当李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调出东风木材厂时,悲惨的事情发生了。
1996年1月21日晚上,王爱朋没有回家,全家人着急了。李莉领着几个大点的孩子上街寻找,结果没有找到。第二天上午李莉没去上班,又领着孩子们上街找了半天,仍不见王爱朋的踪影。李莉认为王爱朋一定出了什么事。下午,她本还想去找,但河北唐山一家餐馆来订货,她不得已去了。李莉发现厂长在洽谈过程中有些异常:慌张,发呆,而且从不看她,偶尔和她对一眼,他的眼神含着恐惧。李莉马上意识到王爱朋的失踪一定与他有关。
订货完毕,她找厂长探问。厂长语无伦次。李莉断定是他谋害了王爱朋。后来厂长竟然说:你跟我走吧,走得远远的。”李莉一听,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为弄清事情真相,她假装答应跟他走,但一定要他说出王爱朋是怎么回事她才走。厂长才说出了自己的残忍而愚昧的做法。
原来厂长多次提出与李莉结婚的要求被拒绝后,强烈的占有欲望使他切齿痛恨王爱朋,他认为李莉不答应自己的要求就是因为这个侏儒。他一直琢磨怎么才能消除这个障碍,决定对王爱朋下毒手。1月21日早晨,厂长利用买油条的机会告诉王爱朋,他宿舍有好些空酒瓶子,让他上午去取。上午王爱朋扛着袋子去了。厂长一见到王爱朋,好像这个侏儒是他几代结下的仇人,立刻眼光凶狠,咬紧牙一铁锤猛砸在王爱朋的脑袋上。王爱朋脑浆进出,倒在地上就断气了。为了不留痕迹,当天晚上他将王爱朋的尸体和现场的证据全部埋在厂子后面的坟地里。

李莉听完厂长的叙说,一耳光打去,骂道:“你太狠毒了,畜生!”她昏过去了。厂长吓得魂不附体,他想跑,又舍不得甩下李莉。犹豫一会儿,他把李莉锁在办公室里自己跑了。
很快李莉苏醒了,她的喊叫声吸引来工人,随即大家赶忙去报案。当丈夫的尸体挖出的时候,她又昏过去了。
傍晚,李莉醒来了,她已躺在了家里,孩子正围着她哭,她的心碎了,连连说:“是我害了你们的‘爸爸’。”她把自己的日记本拿出来,说:“这上面记着我的全部罪恶。”以后几天,她一言不发,成了痴呆状。第7天,她的尸体出现在河里。
王鹏在逃亡的第十天被抓捕归案。1996年5月,王鹏被法院判处死刑。

王鹏是这个悲剧的导演,他死有余辜。但是,追溯悲剧产生的根源,李莉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婚姻是一座城堡,走进这个城堡不容易,而守护住这个城堡则更为艰难。夫妻双方只有相互理解、彼此忠诚,才能真正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使婚姻的城堡固若全汤。李莉恰恰未能守护住对婚姻的这一份忠诚。尽管她深爱着王爱朋和他收养的7个孤儿,但是,在“厂长”的感情掠夺面前,她还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放弃了对婚姻的承诺。这是一个弱者的悲剧更是一个意志薄弱者的悲剧。
愿李莉的悲剧能给更多的弱女子敲响警钟:无论何时,都不要忘了呵护你的婚姻!
(因可理解原因,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宝宝免费起名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梓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704730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