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免费起名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梓音》
原创小说连载《放飞蓝天之★秋》不打不成交316(一)邓婕198704从北京发来的货到了以后,摆上展台的当天零售部就卖成了,接下来每天都没空着,天天都有卖成的。开始几天,邓婕还觉得没什么,天天看报表,看到其他分公司整个公司都有开天窗的现象,邓婕才理解了零售部天天卖货的意义。佟林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让邓婕很佩服。开始几天卖
原创小说连载《放飞蓝天之★秋》
不打不成交316(一)邓婕198704
从北京发来的货到了以后,摆上展台的当天零售部就卖成了,接下来每天都没空着,天天都有卖成的。
开始几天,邓婕还觉得没什么,天天看报表,看到其他分公司整个公司都有开天窗的现象,邓婕才理解了零售部天天卖货的意义。
佟林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让邓婕很佩服。开始几天卖出去的计算机,都是佟林一个人谈成的,其他人连打个下手都是笨笨磕磕的,包括邓婕自己在内。
零售部每天晚上要开会,是邓婕定的,佟林倒是没反对。后来每天晚上开会所起到的作用,明显地在白天的工作中体现出来了,佟林还夸了邓婕,说邓婕这个主意出的好。邓婕的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只不过没在佟林面前表现出来。
零售部每天晚上开会,佟林都把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
第一步,佟林先教大家怎么干力气活,去库房取货,装车卸车,开箱,接线,验机。每一步佟林都讲出了其中的道理,都让业务员既学会了怎么做这些工作,也了解了其中的门道。
第二步,佟林让邓婕给大家讲讲怎么收款,怎么开发票,业务员要怎么配合财务人员的工作。
第三步,佟林才讲到怎么和客户洽谈,业务员事先都要做哪些准备。
渐渐地,这些业务员就能帮上忙了,该业务员做的工作就逐渐地做熟练了。
邓婕也跟大家一起学,一起练。邓婕也在门店里找机会去接待客户,给客户讲计算机的能力和好处。
虽然她讲给客户听的,有的内容她自己都没完全理解,是佟林让大家那么说的,邓婕就鹦鹉学舌地学着说了。但是客户一般感觉不到,连零售部的业务员都感觉不到。因为邓婕说这些时的口气是非常自信的,不容置疑的。
一周以后,邓婕谈到第四个客户,终于让她给谈成了,客户决定买了。邓婕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激动的。但是邓婕就有这个本事,心里很激动,却能做到让别人看不出来。
她很随便地告诉闲着的业务员去库房取货,好像她谈成这单生意是很正常的事,这就是她的工作。她把生意谈下来了,就没她什么事了,就该业务员去干那些杂活儿了。
业务员们平时就把邓婕看成是大领导,大领导发话了,谁还敢不屁颠屁颠地去办呢?
其实,在邓婕的内心里,她这个老总一直是冒牌的,这种感觉持续了至少一个多月。

邓婕原来没当过领导,也没人教过她要怎么当领导。她在教学仪器厂的时候,就喜欢对别人指手划脚,到了上海,她自己的感觉也是一样的。
但是,别人知道了她是上海分公司的财务总监,再听到邓婕咋咋呼呼地说话,心理感受就不一样了,就觉得邓婕这个领导很厉害。她说话,别人就不敢不听了。也没人像在教学仪器厂时那样笑话邓婕了。
只有佟林,对邓婕一直是不卑不亢的。
上班第一天,零售部晚上开会,佟林就别着邓婕的劲儿。邓婕要求业务员要学会识别银行票据中的问题,佟林就觉得没必要。邓婕刚说完,佟林就让大家别着急,邓总的要求可以慢慢学,暂时学不会也没什么。
邓婕的心里当然不得劲了,当然感觉佟林不给她留面子了。
后来,零售部每天开会,按照佟林的思路,让大家慢慢学着怎么做一个合格的业务员,邓婕都跟着听了。邓婕这才体会到,自己一上来就提那个要求是有些不恰当,她要求业务员识别银行票据里的问题确实没那么着急。
所以邓婕的感觉是,其实佟林比她更像个领导,更知道要怎么当领导。
有了这个感觉以后,邓婕还是要面子,还是没当面向佟林请教过要怎么当领导。邓婕是暗地里使劲儿,在门店里听佟林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总是非常用心地听佟林是怎么说的,然后再仔细想想,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说佟林比邓婕更像个领导,还真是的。刚到上海那几天,邓婕光想着零售部的事情了。因为客户部和渠道部不归她管,她也就没注意那两个部门的情况。
还是佟林提醒她的,你是老总,不能只关心零售部的工作,整个上海分公司的业绩好不好,你都是有责任的。
邓婕觉得佟林提醒得对,她就开始去过问客户部和渠道部的工作进展情况。
所谓过问,也就是见到别人的时候张嘴问问,邓婕说话的习惯还总是让对方觉得是在检查人家的工作呢。
佟林就不像邓婕这么虚头巴脑的。佟林在门店里接待了一拨研究所的客户,客户感兴趣了,但是还在犹豫,要不要选蓝天公司代理的这个品牌。佟林就让邓婕把这个客户的信息给到孙老师,让孙老师安排人去登门拜访,争取说服客户买蓝天公司的计算机。
佟林在门店里接待的另一拨客户,说是代理商报的价格比佟林报的低。佟林就让邓婕去告诉董建昌,让负责这个代理商的业务员去通知代理商,佟林这边把价格扛住了,代理商不用再降价,他们谈定的价格客户就应该能接受。

从上海分公司内部看,零售部的业绩肯定是最好的。和其它外地分公司比,上海分公司的业绩也是最好的。可是邓婕每天看报表的时候,却发现了问题。
好几个外地分公司的任务都在逐渐地变小,只有上海分公司几乎每天都在变大。上海分公司内部也是一样,客户部的任务在变小,零售部的任务在变大。
怎么回事呢?
邓婕在北京的时候,因为看不懂穆婉秋的那些数学公式,所以就总是躲着走。计划组具体在干什么,邓婕就一直没搞清楚。她只知道穆婉秋在用复杂的数学公式计算各部门和各个业务员的任务,而且徐静蕾还告诉过邓婕,穆婉秋的计算方法很科学,很合理。
到了上海以后,邓婕看陈瑾是大学老师,看着就像很有学问的样子,所以邓婕就希望陈瑾能多过问一些计划工作。
陈瑾倒是也没推辞,真就每天关心着刘新建的工作。
这样,邓婕在思想上就放松了,有了坚强的倚靠,谁都是得懒就懒,邓婕也是一样。
看北京发下来的计划表看不懂,邓婕就去问陈瑾。陈瑾说,邓婕的理解有问题,计划表里的数字是预测值,就像天气预报一样,不是下达给分公司的任务。邓婕把这些数字理解为分公司必须完成的任务,就是错误的。
陈瑾看邓婕还是不服气,就接着解释,如果计划表的标题没有计划的字样,也没有任务的字样,你是不是就没问题了呢?
邓婕就说,叫计划是不对的,那对的应该叫什么呢?
陈瑾终于被邓婕气乐了,终于失去了耐心。她笑着对邓婕说,你去找孙老师,让孙老师每天把计划表从给你的报表里抽出去,让你以后再也看不到计划表了,你就没问题了。
邓婕也笑了,她知道自己的底子太差了,差得还不止一点半点。邓婕就对陈瑾自嘲地说,计划表我还是得每天看,我不再问你了,不就行了吗?
你也别管我怎么理解了,我还是按我的理解去看报表,只要我不说出来,对别人就没影响了,对吧?
接下来,邓婕还是每天认真地看报表,认真地琢磨这件事。渐渐地,她就能理解一些陈瑾的说法了。
这些数据就像天气预报,你喜欢不喜欢下雨,该下雨还是得下雨。天气预报的作用就是让你有个思想准备,别在突然下雨的时候再去骂老天爷。
(未完待续)

宝宝免费起名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梓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4704730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